據央視網消息,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由負轉正,市場活力增強,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。
這其中,夜間經濟因其強勁的消費促進作用,以及對商業活力的巨大激發作用,進一步成為國內各城市提振經濟發展的重點。
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,各地夜間經濟正“強勢回歸”,文旅深度融合,消費更具活力,文化賦能、科技“加持”,夜間經濟“亮起來”,進一步激發我國消費潛力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在日前舉辦的“2020中國夜間經濟大會及發展論壇”上發布的《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》顯示,85%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夜游意愿強烈。根據不同出行距離的夜間游客量監測,細分市場回暖加速,都市、近郊、省內夜游熱度高。夜間旅游市場復蘇快于本地夜生活,2020年國慶期間游客夜間消費金額和筆數占比均高于全國居民水平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:就是三句話,我們叫旅游消費的信心已經全面恢復,旅游消費的動能正在全面集聚,旅游經濟正在進入全面復工復產復業的新階段。夜間集市、夜間演藝、夜間街區等等,已經恢復到了往年的幾乎是同比的水平,有的還有比往年還要增長。
從供給看,夜間經濟形態含擴了夜景觀光、街區夜游、景區夜游、夜市夜宵、夜間演藝、夜間購物、夜間集市,以及夜間文化場所的休閑活動等多種形式,不斷豐富提升夜間旅游文化業態的過程,就是加強旅游產品供給的過程。
從消費看,夜間經濟是對文旅消費的時間延伸和空間拓展。加強夜間經濟供給就是促進夜間消費,激發夜間消費可以倒逼夜間產品的供給,兩者相得益彰。
中國旅游協會常務理事吳國平:夜游的要義還是要讓無形的文化變成有形的體驗。讓流量變成留下的留,留量就是要讓大家留下來。更重要的是要把網紅變成永紅,就是這個地方不是一時的興旺,要讓它變成永遠是游客心目當中一個必須去的地方。
從市場需求出發,從客群需要出發,各地夜間經濟的項目、類型也在不斷創新。潮流夜市、文創集市、行浸式夜游正在成為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的重要“活力因子”。
河南開封建業七盛角企劃部張冰:通過這次的換新升級,七盛角的這個客流量比過去翻了十倍以上,包括我們整個這個文旅商業街的營業額也翻了十倍以上。
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》要求,到2022年要建成200個以上的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,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,促進消費升級。
《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》同期還發布了夜間經濟榜單。和2019年相比,2020年夜間文化演藝涵蓋范圍更廣、內容更豐富。傳統劇目實現創新和突破,新晉劇目更加潮流,更加貼近市場。營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觸可感的消費場景。
陜西旅游集團打造的大型實景演出《長恨歌》,連續兩年獲評觀眾喜愛的夜間演藝?!堕L恨歌》也是全國第一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恢復演出的室外演出劇目。短短七個多月,實現1.8億元的收入,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安全演出零失誤,這和陜旅集團、華清宮文旅常年堅持標準化生產和服務大有關系。
為確保2020版《長恨歌》順利開演,演員們迅速回歸舞臺,戴著口罩訓練,投入1000萬元更新演出設備和道具,用以創新和提升。演出現場有500名服務人員和技術人員,從臺下2500多名觀眾的入場退場,到臺上演員的表情、體態、舞美,每一個細節都在嚴格的流程標準下完成。
陜旅集團華清宮文化旅游公司黨委書記姚新垣:可以說是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推到了觀眾的面前,我總結這個劇,就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今年國慶中秋假期,在文化和旅游部和陜西省政府的支持下,陜旅集團十四部舞臺演出和文化劇目聯動惠民活動,《長恨歌》同期推出多項優惠政策,在10月2日-6日開啟了3場演出,從晚上7點到11點,連續為觀眾奉獻精彩演出。
陜旅集團華清宮文化旅游公司黨委書記姚新垣:1.8億元的收入,兩千多萬元的稅收,我們可以看出來它對財政收入上的一個支持,為拉動夜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。
傳統劇目實現創新和突破,新晉劇目更加潮流,更加貼近市場。營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觸可感的消費場景。在海南,圍繞《紅色娘子軍》打造了全新的紅村服務街區,具有海南民族特色的船屋、騎樓、民居一一呈現,仿佛讓人穿越回80年前的海南;在河南,鄭州的《建業電影小鎮一路有戲》行浸式演出讓觀眾、游客和演員融為一體,互動感十足;在古城開封,新打造的七盛角民俗街新國潮演藝主打微演藝,這種城市和街區微小嵌入式的夜間文化藝術演出,靈活多樣,現場火爆,每天客流量都在上萬人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大數據調研顯示,城市夜生活體驗成為游客目的地夜游首選;文化藝術場館、電影院、劇場、夜市、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消費場景。2020年8月景區夜間游客量是1月份的1.76倍;8月夜市游客量是1月的1.91倍;5月商圈夜間游客量首次超過1月;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夜間文化需求、休閑需求、消費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。國內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深受居民和游客歡迎的夜間文旅項目。
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公司董事長景小勇:它一定有一個從娛樂到審美的提升,文化的內涵,地域的特色,人文的精神,向夜間演藝當中注入,肯定要往這個方向走。
從全國范圍來看,文化消費和旅游休閑是夜間經濟的重要內容,但遠不是夜間經濟的全部,“文化+”“旅游+”是放大夜間經濟效應的必由之路。下一步我國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夜間文化生活地標,挖掘夜間經濟發展的巨大潛能。
“重燃”的夜間經濟,如何才能行穩致遠,發展中又面臨哪些難題?該如何破解?聽聽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分析。
世界范圍內發展夜間經濟,已成為城市實現經濟復興、展現文化底蘊的新引擎,但我國城市發展夜間經濟目前還有產品結構單一、缺少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等不足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:我們要防止兩個方面的傾向,一個傾向就是一哄而上,就要求我們不能簡單地抄襲模仿,第二個就是坐等機會來。
實際上,我國發展夜間經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,以餐飲、購物、夜游等為主要形式的產業形式已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康養、文化、休閑、健康等消費存在的市場缺口也日漸成為夜間經濟不可忽視的方面。關注精神需求、創新夜間經濟業態、服務與產品,是我國城市進一步發展夜間經濟的突破口。
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:從供給側到需求側到業態,到旅游從業人員的變化,都體現一種新的動向,所以我們特別提出,要用數字來賦能,用場景營造來帶動夜間經濟的發展。
另外專家和業內人士還提出,夜間經濟如何布局、運作,如何強化服務,如何加強管理等,都需要綱領性的規劃??茖W規劃的作用首先體現在產業發展與空間布局優化上面。另外在夜間經濟出行、規劃、服務等多個層面,游客和專家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。
游客:希望能夠增加夜晚的出行交通,比如說公交車延長到晚上11點,因為最后一場演出是九點結束。
鄭州大學文化旅游創意產業研究院副教授牛文濤:作為政府而言,應該構建一個多維的快捷交通體系,破解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困境,最大化地節約夜間旅游參與者的時間成本、體力成本和財力成本。
轉自:央視新聞